Hallo!你所不知道的慕尼黑

慕尼黑這個名稱來源於中古高地德語的詞語「Munichen」(意思是[修道院之地)。
因此,該市的市徽上表現的就是一位修道士,稱為「慕尼黑之子」(Münchner Kind)。
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,是德國主要的經濟、文化、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,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。
這個擁有悠久歷史背景、又富有當地人文風情文化的城市,你了解多少呢?

這座巴伐利亞州首府,德國第三大的城市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麓伊薩爾河畔,是德國經濟、文化、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,
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。慕尼黑被稱為「百萬人的村莊」,因為它還保留著傳統巴伐利亞古樸風情,城裡見不到高樓,
羅馬式、哥特式、巴羅克和洛可可式的建築群隨處可見,教堂也比比皆是,平均每萬人就有一座。
慕尼黑還是歐洲安全指數最高、犯罪率最低的大都市。
談起慕尼黑今日的成就,就不能不提巴伐利亞公爵獅子亨利(Herzog Heinrich der Löwe),是他促成了慕尼黑的建立。

據記載,到了公元1156年,巴伐利亞公爵獅子亨利想將這座木橋改建成石頭橋時,跟奧托主教發生了爭執。
一氣之下,獅子公爵一把火焚燒了木頭橋,之後他另開闢途徑,在慕尼黑建起了一座石頭橋。
當時,慕尼黑還不叫Muenchen,叫Munichen,意思是小修道士、小僧侶,因為那時慕尼黑只有幾座修道院和教堂,
我們今天在慕尼黑市徽上看到的標誌「慕尼黑之子」——
一個小修道士伸展雙手,左手拿聖經,右手指著方向,就是起源於Munichen這個名字。


有了石頭橋,運往奧格斯堡的鹽商就改道途徑慕尼黑,使奧托主教白白損失了豐厚的鹽稅。
氣憤之下,奧托一狀告到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那裏,當時的皇帝是紅鬍子(巴巴羅薩)大帝弗裡德裡希一世(Kaiser Friedrich I.),
爭執共持續兩年。到了1158年6月14日,紅鬍子大帝做出了決定,被稱為「奧格斯堡終決」,
確定了慕尼黑擁有徵收關稅和鑄幣的權利,作為懲罰,關稅收入的三分之一要分給奧托主教。
不過與此同時,皇帝也給了慕尼黑建立市場的權利。由此,慕尼黑得以名正言順地發展下去。


如今,在世界上各大著名雜誌評比最適合居住的大城市中,慕尼黑總是名列前茅。
它的另一個名稱為德國「非公開的首都」,有句諺語叫做「到了德國不來慕尼黑,等於沒到德國。」


人們在慕尼黑城內到處可以找到獅子的形象,在巴伐利亞王宮前銅獅子的鼻子也被人摸得發亮,
因為慕尼黑人覺得路過時摸一下獅子鼻子,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。如果當年沒有獅子公爵的舉動,
也許就不會有今日的慕尼黑,那麼人們對獅子的喜愛,也就好理解了。
返回